各位老師:
現将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通知轉發如下,感興趣的老師請積極報名參加,仔細閱讀大賽章程。謝謝!
大外部 5.20
在高校英語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學模式不斷創新的背景下,在總結前兩屆大賽成功經驗的基礎上,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已正式啟動。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舉辦,是面向全國高等院校英語教師的大型公益賽事。
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自2013年創辦以來,已吸引全國600多名教師參賽,兩萬多名高校外語教師現場觀摩,交流切磋。大賽得到了專家和教師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他們一緻認為大賽探索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應受益人受益,必将助力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和變革。同時,大賽積極關注教師自身發展,為教師搭建交流、溝通及提升的平台。2014年本大賽的18名特等獎及一等獎獲獎教師已獲邀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行交流及考察。
在教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在廣泛調研和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繼續創新,将主題設定為“微課與翻轉課堂”,探索微課的設計、制作及其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大賽分為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初賽為全國網絡公開賽,參賽教師可于2015年6月1-7日登錄大賽官網,按要求報名參賽并上傳參賽微課視頻。複賽以外研社“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教學發展與創新研修班”為依托,共舉辦11場,教師采用現場講課形式,展示在“翻轉課堂”中應用“微課”的新型教學模式,其中每場決出的2名冠軍将參加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決賽。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首次設立英語專業比賽組,比賽範圍更廣,受益面更大。(詳見附件一《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章程》)。歡迎各高校選拔優秀教師參加本屆大賽,與全國高校外語教師分享教學設計、交流教學方法,共同打造教學精品、提升教學質量。
在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衷心希望,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能夠以新穎的比賽形式、創新的教學理念激發參賽教師的積極思考,能夠和全國各高校一起在教學改革中堅定前行,共同開創高校英語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
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5年5月
附件一:
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章程(試行稿)
一、總體介紹
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同舉辦,面向高等院校外語教師的大型公益賽事,旨在切實提升高校外語教學質量,推動我國高校外語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适應國家和社會對高校外語教學要求的變化。
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于2013年創辦,迄今已吸引全國600多名教師參賽,并向兩萬多名高校外語教師展示了自己的教學實踐,使參賽教師與觀摩教師有效交流、相互借鑒、共同切磋、不斷提高。随着參賽教師日益增多,大賽影響日益擴大,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已成為國内高校外語教育界的一項大規模、高水平的權威賽事。
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以外研社“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教學發展與創新研修班”為依托,以“代表教學發展趨勢,展現教學理念,交流教學方法”為辦賽宗旨,以“教學指導性強,評判方式科學,結果權威,影響力大,參與面廣,使應受益人受益”為辦賽原則,體現教學的發展與創新,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發展。
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不斷創新、實現引領。2013年,大賽以“說課”形式展示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設計與教學過程;2014年,大賽以“微課”形式展示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2015年,大賽繼續創新:在比賽内容方面,體現時代特色,探索“微課”在“翻轉課堂”中應用的新型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流程,提升教學效率與效果。在比賽形式方面,充分利用網絡渠道,擴大參賽、觀賽、評賽規模,使更廣大高校英語教師受益。在比賽範圍方面,首次将英語專業教師納入參賽範圍,以通過這一有益賽事推動英語專業教師的交流與發展。
二、組織形式
主辦方組成組委會,負責拟定大賽章程。大賽日常工作由組委會秘書處承擔。
三、參賽報名
(一)參賽資格
普通高等學校英語教師均可參賽,特别歡迎即将使用外研社最新出版的教材的教師參與。
(二)報名方式
具有參賽資格的教師可于2015年6月1日-7日登錄大賽官網(star.unipus.cn)進行注冊,填寫個人資料,并按要求上傳參賽“微課”視頻(視頻要求詳見“五、比賽要求”),逾期不再進行任何形式的報名。
四、比賽環節
(一)初賽
初賽為全國網絡公開賽,本階段要求參賽教師按照比賽要求設計“微課”、制作與上傳“微課”視頻。組委會将組織網絡公開投票及專家評選,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l6月1日至7日,參賽“微課”視頻上傳;
l6月8日至14日,參賽視頻審核;
l6月15日至21日,網絡公開投票;
l6月15日至24日,專家評選;
l6月25日,公布晉級複賽的參賽教師及複賽具體場次安排。
(二)複賽
複賽時間為2015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将在外研社“全國高等學校英語教學發展與創新研修班”(大學英語組、英語專業組)期間舉行,每期研修班為一賽場,共11場。本階段要求參賽教師采用現場講課形式,展示在“翻轉課堂”中應用“微課”的新教學模式。
複賽每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分組賽,每個小組決出2名教師,參加當天舉行的第二階段比賽,第二階段決出當場比賽的冠、亞、季軍。每場冠軍(2名)獲得參加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決賽參賽資格。
(三)決賽
決賽時間為2015年12月(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本階段将由主辦方提前指定教學材料,參賽教師采用現場講課形式,展示如何利用“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
決賽采取現場比賽、網絡同步直播方式。22名複賽冠軍将角逐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冠軍”。
五、比賽要求
(一)比賽課程
1. 大學英語組:教師可選擇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的一門課程參賽。比賽課程分為基礎英語課程和後續課程:
基礎英語課程,包括讀寫、綜合、聽說、視聽說等。
後續課程,包括:
l 語言技能類,如口語、演講、寫作、高級視聽說、翻譯等;
l 語言文化類,如英語國家概況、中國文化概況、跨文化交際等;
l 專用英語類,如商務英語、科技英語、醫學英語、金融英語等;
l 學業英語類,如通用學術英語、學術英語分項技能類(閱讀、寫作等)。
(注:1. 要求參賽教師選取由外研社出版的高等英語教材作為教學材料;2. 為鼓勵探索新課程,貫徹新理念,使用新材料,參賽微課選用外研社《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新一代大學英語》、《大學英語文化翻譯教程》、《大學英語文化口語教程》、《國際交流英語視聽說》、《學術英語》技能類教材的,将給予适當加分。)
2. 英語專業組:教師可選擇英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一門課程參賽。比賽課程分為專業技能課程和專業知識課程:
專業技能課程,包括綜合英語(精讀)、聽力/視聽說/聽說、寫作、口語、演講、辯論、翻譯技能類、商務英語技能類等。
專業知識課程,包括:
l 語言學類,如語言學導論、文體學、詞彙學等;
l 文學類,如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美國文學史及選讀、英語短篇小說選讀等;
l 文化類,如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歐洲文化概況、跨文化交際等;
l 翻譯類,如翻譯通論、簡明中西翻譯史等;
l 商務英語類,如國際商務導論、會計原理等。
(注:1. 要求參賽教師選取由外研社出版的高等英語教材作為教學材料;2. 為鼓勵探索新課程,貫徹新理念,使用新材料,參賽微課選用外研社《新交際英語》、《大學思辨英語教程》系列教材的,将給予适當加分。)
(二)微課内容及要求
1. 微課内容
教師可選擇如下任一内容參賽:
l 某一教學重點、難點;
l 某一知識點、文化點、語言點、語法點;
l 聽、說、讀、寫、譯等某一具體技能或方法技巧;
l 其他符合以上原則的課堂教學中的某一具體方面等。
2. 視頻要求
參賽視頻需符合以下要求:
l 視頻時間:3-5分鐘;
l 視頻質量:圖像與聲音流暢,無雜音。
(三)現場講課要求
複賽、決賽采用現場講課形式,參賽教師展示“翻轉課堂”模式下課堂教學的一個完整環節。具體要求如下:
l 參賽時間:每位參賽教師不超過15分鐘;
l 參賽環節:“微課”視頻播放、“翻轉課堂”模式下課堂教學環節展示。
(四)比賽語言
“微課”與現場講課展示的語言均為英語。
六、評選方式及評分标準
(一)初賽
初賽采取網絡公開投票與專家評選相結合的方式,網絡公開投票要求每個注冊ID每天最多可投5票。限定時間内該參賽教師累計獲得的總票數将折合成分數,占總權重的50%;專家評選采用100分制,占總權重的50%。
評分及投票的主要評判方面為“微課”的設計和效果等。具體标準如下:
1. 微課選題(30%):
l 所講授知識/話題“小而精”,圍繞某個具體的知識點或微技能,而不是抽象、寬泛的面;
l選題能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
l選題無侵犯他人著作權等知識産權問題,無科學性、政治性錯誤。
2. 微課設計(40%):
l 教學目标明确、适切,符合學生實際水平;
l 教學内容選取得當,準确、完整,重點突出;
l 教學流程順暢,步驟清晰,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l 教學方法新穎、有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l 教師講解清楚,表達自然,語言規範、标準。
3. 微課制作(30%):
l畫面美觀大方,播放清晰流暢,聲音清楚;
l動畫運用合理,服務于教學需求,符合學生年齡特點;
l視頻長度合理,控制在學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範圍内。
(二)複賽
複賽第一階段(分組賽)采取觀衆投票的方式。第二階段采取專家評委評分及觀衆投票相結合的方式,評委打分采用100分制,占總權重的70%;現場觀摩教師每人投一票,折合成分數,占總權重的30%。
評分及投票主要評判方面為:參賽教師能否合理使用自己的“微課”,使課前學習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即“翻轉課堂”),能否有效組織教學、進行師生互動、實現教學目标。具體标準如下:
1. 微課視頻(30%):
l選題精準、正确,能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
l微課目标明确,内容準确,過程清晰,結構完整,語言規範、标準;
l微課視頻畫面清晰,播放流暢,動畫運用合理。
2. 教學設計(50%):
l體現“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
l教學目标合理、明确,能促進知識的活用與内化吸收;
l教學内容選取得當,重點突出,課前與課上有機結合;
l教學流程清晰,活動設計合理,組織緊湊、順暢;
l教學方法新穎、有效,具有啟發性,能激發學生興趣;
l課堂氛圍良好,師生充分互動,學生積極參與。
3. 教學展示(20%)
l教師教态大方、自然;參賽時間控制得當;
l講解使用語言規範、清晰,富有感染力;
lPPT課件設計合理,能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
(三)決 賽
決賽采取專家評委打分、現場學生大衆評審投票、網絡公開投票三種形式結合的方式。評委打分采用100分制,占總權重的80%;現場學生大衆評審每人投一票,網絡公開投票每個注冊ID每天最多可投1票,折合成分數,各占總權重的10%。
評分及投票主要評判方面為:參賽教師能否合理使用自己的“微課”,使課前學習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即“翻轉課堂”),能否有效組織教學、進行師生互動、實現教學目标。具體标準如下:
1. 微課視頻(30%):
l選題精準、正确,能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
l微課目标明确,内容準确,過程清晰,結構完整,語言規範、标準;
l微課視頻畫面清晰,播放流暢,動畫運用合理。
2. 教學設計(50%):
l體現“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
l教學目标合理、明确,能促進知識的活用與内化吸收;
l教學内容選取得當,重點突出,課前與課上有機結合;
l教學流程清晰,活動設計合理,組織緊湊、順暢;
l教學方法新穎、有效,能激發學生興趣;
l課堂氛圍良好,師生充分互動,學生積極參與。
3. 教學展示(20%)
l教師教态大方、自然;參賽時間控制得當;
l講解使用語言規範、清晰,富有感染力;
lPPT課件設計合理,能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
七、獎項設置
(一)複賽
冠軍:每場2名,獲得獲獎證書和決賽參賽資格;
亞軍:每場3名,獲得獲獎證書和iPad mini一台;
季軍:每場7名,獲得獲獎證書和Kindle閱讀器一台;
一等獎:每場若幹名,獲得獲獎證書。
(二)決賽
冠軍:獲得大賽冠軍獲獎證書、獎杯,并赴國外或港澳台地區交流。
亞軍:獲得大賽亞軍獲獎證書,并赴國外或港澳台地區交流。
季軍:獲得大賽季軍獲獎證書,并赴國外或港澳台地區交流。
(注:《2015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章程》以組委會最終公布為準)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
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5年5月